您当前位置是:首页 -> 宁夏法院网 -> 新闻中心 -> 媒体聚焦
[宁夏法治报]执行到位4.03亿元背后的安商故事
2025-07-21
2025-07-21 08:45:00

  上半年,审理涉企纠纷2539件,执行到位金额4.03亿元……7月15日,记者来到贺兰县人民法院,采访兑现“真金白银”背后的护商安商暖商故事。

  从“各办各案”到两院联动

  “多亏了法官的耐心调解,解决了我们两家公司的难题。”近日,某建筑公司与某公司就多项工程项目签订“劳务分包合同”,但由于双方公司财务平日未列账单,各项目多笔款项混在一起,账目既算不清也说不清。

  同时,由于原、被告在兴庆区人民法院还有其他纠纷,诉讼主体一致。为一揽子化解企业难题,贺兰县人民法院综合考虑双方诉求、资金情况以及工程项目回款周期,通过巡回法庭联合兴庆区人民法院一同化解双方纠纷,最终确定未支付工程款项260余万元,双方当事人当庭达成调解协议,实现一件调解案化解四起诉讼的良好效果。

  秉持“营商才能暖商、暖商才能安商、安商才能更好护商”理念,设立在德胜人民法庭的贺兰县营商环境法治工作站和新业态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引入18个调解组织,针对劳动争议、金融借款、保险合同等不同纠纷类型,构建起行业性、专业性调解机制,成为为商事主体高效解纷的“便捷驿站”。设立以来,成功化解涉企纠纷398件,涉案金额达1.3亿元;稳妥处理劳动者权益案件684件,维护874名劳动者合法权益,涉案标的达3600万元,帮助企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调解先行,解营商之困

  如何延伸司法服务触角,让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便捷措施转化为惠企安商的实效?“人民法院在线服务平台”的“智慧调解”功能发挥着重要作用。

  今年以来,结合线下回访、以案释法等措施,贺兰县人民法院成功实质化解供用水合同纠纷100余件,帮助某企业追回供水费10余万元,全部当庭履行,调解成功率和当庭履行率高达100%。

  “原本以为打官司要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还得安排人员往返两地,没想到通过法院远程视频调解,坐在办公室里就把问题解决了,真是太方便了。”双方企业均对智慧法庭的高效便捷表示了肯定和认可。

  值得一提的是,通过“人民法院在线服务平台”,应用“云沟通”“云化解”的线上方式,突破时空限制,为企业提供“屏对屏”的便捷调解和法治需求咨询等线上服务,并跟进开展线下回访、以案释法。与此同时,系统梳理线上纠纷案件的特点,针对性构建了线下“快立、快调、快审、快执”服务机制,目前已高效审结各类合同纠纷4588件。

  携“典”入企业,开方问诊

  “法官,真没想到你们把法庭搬到了我们厂里来,给全体员工上了一堂生动的法治课。”某材料包装公司负责人张某在巡回审判结束后感慨道。

  近期,考虑到某枸杞产业公司与包装材料公司之间承揽合同纠纷具有一定代表性,贺兰县人民法院决定前往某包装公司开展巡回审判,就地“以案说法”。期间,承办法官结合案情深入剖析合同签订、履行中的风险点及维权要点,双方企业的管理人员及部分职工现场旁听庭审。

  “入企入厂”巡回审判、实地走访、座谈交流,深入开展模拟法庭、案例宣讲等活动52次……贺兰县人民法院的司法服务暖流精准“滴灌”一线,通过上门问需、问计于企,打破了“就案办案”的惯性思维。

  从“各管一边”到“多元化解”,从“串联制”到“并联制”,改变的是工作思路与工作方式,体现的是责任意识与服务理念。近年来,贺兰县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吸引了全国数千家企业落户,业务涵盖科技、食品、物流等多个领域,项目生长速度快人一步的背后,贺兰县人民法院做深做实“多元解纷、智慧赋能、滴灌普法”惠企安商组合拳,正在为项目法治赋能提速。

  (原文载于《宁夏法治报》7月18日头版头条)

回到首页】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
【作者】:
【稿件来源】:宁夏法院网
【作者】:
【来源】:宁夏法院网
宁夏回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版权所有
地址:银川市金凤区大连中路309号 邮编:750004 诉讼服务热线:12368
技术支持:宁夏新传媒有限公司(宁夏新闻网)宁ICP备08100089号-1 宁公网安备640104020001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