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起劳动争议案件,都关系到劳动者的切身利益。现实生活中,未签订规范合同、未保留证明用工的有效材料等问题,导致劳动关系的确认是法院办案中常见的争议焦点。如何才能找回“缺失”的劳动关系,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细心、耐心、责任心”是银川市中级人民法院的答案。
一面锦旗,回应的是一份为民司法的责任心
“仗义执言扶正义,依法为民解难事。”9月6日,马女士给银川中院民三庭法官送来一面锦旗。
2007年,马女士从外省来到银川务工,入职银川某公司从事保洁工作。2020年2月,马女士被公司法定代表人王某安排至宁夏某公司继续从事保洁工作,直至2021年10月被王某辞退。因社保未规范缴纳,马女士无法正常领取养老保险金,走上维权之路。然而,她辗转劳动监察、仲裁、法院等多个部门寻求帮助,只有部分诉求得到支持,直至来到银川中院。
承办法官将案件资料翻了又翻,引导马女士补充提交了多份证据,最终发现了“关联公司”这一关键证据。
“马女士在维权过程中起诉的虽为宁夏某公司,但在事实理由中多次陈述入职银川某公司,相关诉请具有关联性,且两家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及相关经营业务有重合。”承办法官表示,一审法院可能未将案件中涉及的两家公司认定为关联公司,故而导致马女士起诉宁夏某公司补缴其10多年的社保、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金等诉求不能被全部支持。
“既然他们‘摸’到了法院的门,那我就得敞开门,争取让他们愁着走进来、笑着走出去。”承办法官说。
一份不起眼的工资表,让“缺失”的劳动关系得以补足
“法官你看,这是我的个人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台账、个人权益记录单及税收完税凭证。这些能够证实我直到2020年才知道某公司没有为我缴纳社会保险。”陈女士焦急地对承办法官说。
1996年4月,陈女士入职某公司从事包装工,2001年11月,因企业改制,双方重新签订劳动合同,直至2003年6月双方解除劳动关系。2020年,因申领养老保险金遇挫,陈女士才得知某公司当初没有给自己缴纳社保,以致影响了自己的工龄计算。
“有争议的劳动关系主要是2001年11月之后的那几年。我翻遍了案件材料,最后在一份盖了公司公章的工资表中找到了能够证实陈女士自2003年6月仍在该公司上班的证据。”承办法官谈及当时翻阅证据材料的情况,因证据提供零乱随意,几十份证据摆在案头,对取证工作造成很大困扰。
好在承办法官细心,最终确认了劳动关系的存在。陈女士可依据法院的判决,前往社会保险经办部门申请某公司为其补缴社保。
妙用“比照劳动关系”,一次性解决纠纷
在工地干活受伤,却因用工主体举证否认劳动关系,导致工伤认定程序中止;请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裁定用工主体责任,亦因劳动关系不明确而不被受理。7月初,银川中院民三庭审理了李某起诉要求确认劳动关系的案件。
2023年4月,宁夏某学校与第三人王某签订合同,约定其承接校内房屋维修工程。此后,王某将部分维修工程承包给张某,张某雇用李某等人从事瓦工工作。
2023年9月,李某在工地干活时被彩钢板刮伤。
“这一案件的劳动关系之所以存疑,是用工主体不明。”承办法官在审案过程中,细心查阅了大量法条,引入了“比照劳动关系”的相关规定,即“建筑施工、矿山企业等用人单位将工程(业务)或经营权发包给不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组织或自然人,对该组织或自然人招用的劳动者,由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发包方承担用工主体责任”,认定宁夏某学校承担用工主体责任。
“当事人请求确认劳动关系只是诉讼的第一步,后续的焦点在工伤认定及赔偿事宜。”承办法官表示,为了能够一次性解决纠纷,减少当事人的诉累,其详细阐释了案件将来可能涉及的程序和认定,并建议双方和解。
最终,双方当事人协商签订了赔偿意向书,一起“针锋相对”的案件就这样撤了案。
(原文载于《宁夏法治报》2024年9月11日头版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