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黄涛
今年以来,固原市两级法院扎实开展“终本清仓”专项攻坚行动,清查出“实结”案件5548件,恢复终本案件440件,执行到位2514万元,有力维护了当事人合法权益。
加大执行威慑力度
近日,被执行人杨某武在固原市原州区惠民小区门口看到张贴着一份“终本清仓”执行通告,扫了一眼后,三步并作两步地回了家。
“欠老牛和老李的钱,我们要想办法还了。”杨某武对妻子说,“法院发了通告,听说我的案子也恢复执行了”。
“我正想和你说这个事呢,通告上说拒执要追究刑事责任,为了两三万块钱蹲大狱划不来。”妻子担忧地说。
“杨某武外出躲债3年多了,他的线索是我和银行的小张‘扯磨’时发现的。”回想这起案件的“起底”过程,原州区法院执行员贾宝文嘴角向上一弯。
原来,“消失”多年的杨某武是小张的亲戚。贾宝文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即将杨某武的案件恢复执行,并请小张帮助法院做杨某武的工作。
“你这几年打工挣了些钱,但要在固原做生意,这点钱还远远不够。不如把钱还给人家,银行也好给你贷款。”小张拨通电话,向杨某武说明利害。
见杨某武没有动静,贾宝文询问了杨某武的住所所在小区,将法院“终本清仓”通告张贴在其小区显眼处,果然起到震慑作用。杨某武很快就从打工积蓄中拿出2.9万元履行了义务,2起执行案件得以顺利化解。
“除了在微信公众号、各小区门口张贴通告外,我们还加大失信被执行人公示和‘执行悬赏’力度,有62名被执行人在强大的执行威慑攻势下主动履行了义务。”原州区法院执行局局长黑学贵说。
推动双赢多赢共赢
“能按月领‘工资’,我们揪着的心也放下了。”月月准时进账的温某、张某等人感激地对执行法官说。
这是一起跨时近10年的执行案件。2015年,温某、张某等与文某民间借贷纠纷系列案申请强制执行,但法院与文某无法取得联系,其名下也无可供执行财产,案件只能终本。2024年1月,执行法官再次对文某名下账户进行查控,发现其名下有小额存款,遂与其联系。
“这个钱我是想还,但我手头的钱不够还债。”文某接到电话后直言道,“这10年,我一直提心吊胆,就怕钱被你们全部划走了,我既没有钱生活,也出不了‘黑名单’”。
法官闻言拿出一套“按月执行”的和解方案,双方欣然接受。协议达成后,文某每月将约定的执行款汇入法院“一案一账户”,温某、张某等人多年未能执结的终本案件迎来按期履行的生机。
“对于文某这种有还款意愿的被执行人,我们始终坚持以引导和解为原则,这样更利于案件执行。”西吉县法院执行法官赵俊说,尤其是涉企业案件,案涉人员多,机械执行往往适得其反。
西吉某餐具消毒有限公司因资金链断裂,连续多月欠发工人工资,公司业务停滞不前。“工人不愿意上工,生产设备因无人管理‘趴窝’,就算拍卖也无法及时变现,我们也许会在拍卖期间破产,工人的利益无法保障。”该公司法定代表人一脸无奈。
执行法官见状,主张在公司原“活查封”财产不变的情况下,公司先支付工人部分工资,继续以公司资产作保,工人同时归位,共同推动公司经营正常运转。现该公司生产状况良好,工人的利益逐渐得到保障。
交叉执行解决“骨头案”
“交叉执行是破解执行难的一把‘利器’,尤其是涉及地方保护、存在不当干扰情况、法人和其他组织逃避执行或消极执行的‘骨头案’。”固原市中级人民法院执行局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固原市两级法院充分运用督促执行、指令执行、集中执行等方式交叉执行各类疑难复杂案件4批次130件,执行到位1091.92万元。
因某法人欠付某工程队工程款,某工程队于2019年起诉该法人。彭阳县法院依法审理该案后,判决某法人支付该工程队116万余元。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因某法人未及时将债务化解纳入预算、融资不流畅等原因,导致案件无可供执行的财产,法院裁定终结本次执行程序。
固原中院将该案确定为首批交叉执行案件指令彭阳县法院执行。彭阳县法院持续跟进,积极督促案涉法人主动履行义务,同时向有关单位出具《委托化解函》,要求其协调化解该笔债务。在委托化解不见成效的情况下,彭阳县法院再次发出《关于尽快化解某工程队申请执行某法人建设工程合同纠纷一案的司法建议书》,建议有关单位多措并举实质化解执行案件。通过反复施压,该法人将案涉债务成功纳入清偿预算并积极融资,在某工程队主动承诺放弃利息、双方达成执行和解协议后,已经终结本次执行程序3年的“骨头案”成功出清。
“我们将持续加大‘终本清仓’力度,完善终本管理制度,坚持控增量和去存量一起抓,准确分类办理各类案件,用好专项清理、交叉执行、自查核销、实质剥离、综合治理、执行转破产等抓手,推动‘终本清仓’工作见实效。”固原中院院长董军表示。
(原文载于《宁夏法治报》2024年8月12日头版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