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是:首页 -> 宁夏法院网 -> 新闻中心 -> 基层动态
西夏区法院:“内力”化纷争 “无鉴”促双赢
2025-11-04
2025-11-04 08:29:00

  本网讯(张 静)近日,银川市西夏区人民法院成功调解两起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涉案标的高达1000万元。案件当事人为表感激,特意从江苏寄来锦旗,并在电话中对办案法官连声道谢“你们这样有责任、有耐心、有温度的工作人员,真心为双方企业利益着想,让我们很感动……”

  甲公司与乙公司因工程款支付争议诉至法院,因涉案工程起诉前未完成正式结算,关键工程造价事实不清,甲公司遂申请工程造价司法鉴定。案件受理后,承办法官及助理未简单启动鉴定程序,经深入剖析案情后,发现双方均为具备专业资质与工程技术力量的企业,且各有熟悉工程预算、核算的专业人员——若引导双方依托自身技术,结合客观事实与工程资料对账评估,完全可绕开外部鉴定程序厘清造价,这也是更高效经济的纠纷化解路径。

  据此,承办法官及助理确立“引导自评、促进和解”的审理思路,随即组织调解:一方面向双方详细说明司法鉴定的程序、周期、费用成本及对诉讼进程的影响,引导其理性权衡;另一方面强调双方自主解决技术争议的有利条件,鼓励其秉持契约精神与诚信原则,将焦点回归工程本身。最终,在法官及助理的耐心主持下,双方同意指派工程技术人员,依据合同约定、施工图纸、变更签证、材料采购凭证等全套资料,逐项核对工程量与计价标准,就工程造价达成一致。

  在此基础上,法官及助理进一步调解工程款支付期限、违约责任等问题,推动双方签订和解协议,不仅为企业节省不必要的司法鉴定费支出,还因调解结案大幅减少诉讼费,减轻企业经济负担。此后,针对甲公司的另一起工程款纠纷,法官沿用该解纷思路,成功引导双方以自有技术完成造价评估并促成和解,有效节约司法资源与当事人诉讼成本,取得良好成效。

  两起案件的成功调解,是西夏区法院践行“司法为民”宗旨、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具体实践、服务保障辖区经济社会发展。西夏区法院将“如我在诉”意识融入每一起案件办理,深挖案件内在“资源”,创新纠纷化解路径,将持续主动探索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推动矛盾纠纷实质化解责任担当。

回到首页】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
【作者】:
【稿件来源】:宁夏法院网
【作者】:
【来源】:宁夏法院网
宁夏回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版权所有
地址:银川市金凤区大连中路309号 邮编:750004 诉讼服务热线:12368
技术支持:宁夏新传媒有限公司(宁夏新闻网)宁ICP备08100089号-1 宁公网安备640104020001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