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李 婷 王维辉)“法院的同志知道我眼盲,进门就有人搀扶,材料还念给我听,处理结果也公正,我这个盲老汉打心底里感激。”近日,拿到调解书的老姚对彭阳县人民法院的诉讼服务表示称赞。
2025年9月,拄着拐棍的老姚第一次走进彭阳县法院。刚到门口,导诉员便立刻迎了上去:“大爷,您好,请问需要什么帮助?”
“我的眼睛看不见,辛辛苦苦攒的钱被人借走不还,你们可得帮帮我!”老姚泪眼婆娑,颤颤巍巍地从包里摸出一张皱巴巴的欠条。
“您别急,慢慢说,把详细经过告诉我们,我们帮您立案。”导诉员一边温声安抚,一边搀扶着老姚来到诉讼窗口。

原来,老姚患有先天性视力障碍。2024年2月,王某因资金周转需求向老姚借款25000元,张某为该笔借款提供担保,王某在偿还5000元后,便失去联系,张某也拒绝承担保证责任。得知老姚的情况后,彭阳县法院立即启动了涉残障人士诉讼服务“绿色通道”,安排专人全程协助办理立案手续,并为其适用诉讼费用缓交政策。
考虑到老姚行动不便,法院依据就近原则将案件分配至草庙法庭。承办法官在实地走访中进一步了解到,老姚从未接受过盲文教育,在证据收集、文书阅读上都存在极大困难,当即决定以调解为首要方式解决纠纷。
调解室里,王某与张某终于露面,原来二人并非恶意拖欠,而是因生意经营不善导致资金链断裂。“老人家里的情况并不乐观,这笔钱,可以说是他的养老钱。生意失败可以重来,诚信丢了难以挽回,于法,你们有偿还的责任;于理,老人信任你们在先;于情,更不应让老人晚年无依。”承办法官耐心释法析理,引导当事人换位思考。
最终,二人认识到自身错误,诚恳向老姚道歉,当场达成“分期还款+履约保障”的调解方案。担心老姚听不懂文书内容,承办法官为其逐句讲解,一一确认关键信息。听完后的老姚会心一笑:“都听懂了,每一条都清楚,没有异议!谢谢法官这么有耐心!”
近年来,为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切实解决残障人士诉讼难题,彭阳县法院始终秉持“如我在诉”的司法理念,为特殊群体开辟诉讼“绿色通道”,不仅提供电话预约、立案材料提前告知等服务,对行动不便的群众,还提供上门立案;对于符合条件的特殊人群,依法落实诉讼费用减、缓、免政策,最大限度减轻当事人的诉讼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