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是:首页 -> 宁夏法院网 -> 新闻中心 -> 基层动态
彭阳县法院:善意文明执行,让司法温度“看得见”
2025-09-10
2025-09-10 08:40:00

  本网讯(田进升 王 涛)近日,彭阳县人民法院秉持善意文明执行理念,高效执结两起案件,不仅维护了当事人合法权益,又以情理化解矛盾,彰显司法权威与温度。

  “我的初衷也是为了带好兄弟一起干活挣钱,发生这样的意外是谁也不想看到的,50多万的赔偿款我实在是无力承担……”一起提供劳务者受害责任纠纷案件中,李某雇佣好友刘某施工时,刘某不幸坠亡,法院判决李某赔偿后,李某未履行义务。经了解,刘家与李家系同村村民,关系密切,悲剧发生后,两家产生隔阂,被执行人李某也痛感无颜面对刘某的家人而选择逃避。面对悲剧带来的隔阂与痛苦,执行干警并未机械适用法律,而是主动深入双方家庭,耐心倾听真实诉求,洞察背后的经济与情感困境。

  “人死不能复生,比起金钱,我们更想要的是对方真诚的态度和起码的尊重……”虽然50余万元赔偿金对李某家庭压力巨大,但刘某一家更在意道歉诚意——这一关键信息成为执行干警化解矛盾的突破口。执行干警以善意文明理念为指引,以“化解矛盾、修复关系”为目标,多次沟通调解,既明确法律义务,又引导双方换位思考,用真诚搭建沟通桥梁,最终通过柔性调解促成双方达成执行和解:刘某家人同意李某量力而行进行部分赔偿;李某也现场诚恳致歉,承诺积极筹款并持续提供帮助。案件最终以温情方式化解,既维护了司法权威,又传递了司法温度,两家的情谊得以存续,实现了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法律从来不是冰冷的条文。一起合同纠纷案件中,被执行人韩某长期拖欠郑某修理费用,经法院调解后仍未履行。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经沟通,得知韩某一家近期因其他困难才导致资金紧张,执行法官并未简单“一冻了之”,而是多次主动与韩某沟通,既告知拒不履行的法律后果,也耐心倾听其难处。

  “原以为会被戴上手铐带走,没想到法官这么体谅我的难处。”在执行干警的释法说理和积极引导下,韩某充分认识到了自身的错误,承诺忙完手头事情便会筹集资金还款。几天后,韩某主动联系执行干警支付了所欠的修理费,至此,该案得以顺利执结,申请人郑某的合法权益得到高效兑现。

  执行工作是实现公平正义的“最后一公里”,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彭阳县法院将始终以“善意”为导向,既守住司法权威底线,又通过柔性执行传递人文关怀,真正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让善意文明执行成为司法为民的鲜明底色。

回到首页】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
【作者】:
【稿件来源】:宁夏法院网
【作者】:
【来源】:宁夏法院网
宁夏回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版权所有
地址:银川市金凤区大连中路309号 邮编:750004 诉讼服务热线:12368
技术支持:宁夏新传媒有限公司(宁夏新闻网)宁ICP备08100089号-1 宁公网安备640104020001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