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高 波)近日,贺兰县人民法院灵活运用财产保全措施,成功化解了一起标的额超百万元的涉企合同纠纷,不仅有效兑现了原告企业的合法权益,更保障了被告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赢得涉诉双方的一致赞誉。
此前,宁夏某工程公司与某科技公司签订《电缆线路工程施工合同》,约定由工程公司承建科技公司电缆线路建设工程,总价1100万元。工程如约竣工后,经双方结算,科技公司尚欠部分工程款未支付。之后工程公司多次催要,科技公司始终以“资金周转困难”为由拖延支付。工程公司无奈向贺兰县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科技公司支付剩余工程款及利息共计110余万元,并申请了诉前财产保全。
收到诉讼申请材料后,立案法官深入调查发现,科技公司过往经营与信用记录良好,考虑到在涉企案件中采取保全措施既要保障债权人合法权益,也要最大限度减少对被执行企业的负面影响,于是调整策略,主动联系科技公司耐心沟通与释法明理。在立案法官的指导下,科技公司主动提供足额且相对固定的银行账户作为保全标的,并提交实时余额证明。立案法官立即审核确认科技公司提供的账户资金充足后,依法作出保全裁定。
案件审理阶段,承办法官鉴于案情事实清晰,且双方对案件事实及金额争议较小,于是在庭审后组织双方调解,为双方搭建沟通桥梁。调解过程中,承办法官向某科技公司释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关于合同履行及违约责任的相关规定,明确工程公司应承担的法律义务。同时,从维护长期合作关系的角度出发,建议双方理性沟通,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调解方案。
“谢谢法官,我们接受调解方案。”最终,在承办法官的悉心调解下,双方达成一致调解意见,某工程公司做出让步减免部分利息,科技公司也书面申请从被冻结的账户划拨工程款及利息,当天办理完毕。
贺兰县法院扎实开展规范涉企执法司法专项行动,以“精准保全+高效调解”的方式,找到“共赢”最优解,高效化解涉企纠纷,切实以更优的司法服务助力辖区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