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杨 梅)今年以来,固原市原州区人民法院执行局充分发挥执行职能,聚焦企业发展中的难点、痛点,积极探索创新执行举措,打出护企纾困“组合拳”,为企业发展注入司法“强心剂”,助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自护企纾困专项行动开展以来,该院共执行完毕涉企案件45件,终结执行24件,执行到位金额2096.83万元。
善意执行,“放水养鱼”促双赢
秉持善意文明执行理念,在执行涉企案件时,避免因过度执行导致企业“雪上加霜”。执行法官深入调查企业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执行措施,在保障申请执行人合法权益的同时,为被执行人企业保留生存发展空间,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某食品生产公司因经营不善,拖欠某大型超市货款6万元。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执行法官经实地走访发现,该食品生产公司虽面临资金周转难题,但仍有订单和生产能力,若直接采取查封、扣押设备等强硬措施,企业将面临停产倒闭,不仅员工会失业,也不利于案款执行。执行法官多次组织双方协商,最终促成执行和解。食品生产公司制定还款计划,以分期方式偿还货款;大型超市同意在还款期间,不对企业关键生产设备进行查封,保障企业正常生产。在执行法官的持续跟踪督促下,食品生产公司逐步恢复经营活力,按约履行还款义务,案件圆满解决,实现了双方共赢。
高效办案,跑出执行“加速度”
为涉企执行案件开辟“绿色通道”,对这类案件优先立案、优先执行、优先结案,缩短执行周期,提高执行效率,快速实现企业的胜诉权益,助力企业回笼资金,缓解经营压力。
某商贸公司与王某某因买卖合同纠纷一案,经法院判决,被告需向原告支付货款及违约金共计5万元。判决生效后,被告未履行义务,原告申请强制执行。案件受理后,执行法官迅速通过网络查控系统查询被执行人财产,发现其名下银行账户有部分存款,第一时间予以冻结。同时,积极与被执行人沟通,告知拒不履行的法律后果。经深入调查,又发现被执行人名下一处房产。执行法官果断查封房产,并启动评估拍卖程序。在强大执行压力下,被执行人主动联系法院,愿意履行义务。最终,双方达成和解,被执行人一次性支付全部案款,高效维护了胜诉企业的合法权益。
多元解纷,促进案结事了人和
积极引导涉企执行案件当事人通过执行和解、第三方调解等多元方式解决纠纷,搭建沟通协商平台,充分听取双方意见,寻求利益平衡点,促使双方互谅互让,在解决纠纷的同时,维护企业之间的商业合作关系。
某服装生产企业与某面料供应商因质量问题产生纠纷,法院判决服装企业支付面料货款10万元,供应商赔偿因质量问题给服装企业造成的损失8万元。进入执行程序后,执行法官了解到双方企业此前合作多年执行法官多次组织双方调解,从企业长远发展和商业信誉角度出发,耐心释法明理,分析利弊。经过不懈努力,双方达成执行和解协议,互相抵扣款项后,服装企业支付剩余货款,双方约定继续保持合作关系。通过多元解纷,不仅解决了纠纷,还为双方后续合作奠定了基础,实现了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