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兰翠翠)一场普通的刑事案件庭审,台下齐聚了全县医疗美容行业的从业代表与卫生健康部门的监管人员。庭审开始前,法院与检察院的工作人员并未急于就案论案,而是一同走向旁听席,将一份份防范非法集资的宣传册递到大家手中,四十余份资料被领取一空,一次“审理一案、教育一片、治理一域”的精准普法行动在泾源县人民法院审判法庭进行。
近日,泾源县法院依法公开审理了一起医疗美容从业者涉嫌妨害药品管理犯罪案件。被告人金某某被指控为牟取非法利益,通过非正规渠道采购并销售未取得药品批准证明文件的医疗美容用药,严重破坏了药品管理秩序,对消费者生命健康构成潜在威胁。此案虽涉案金额较小,但其行为直接触碰了药品安全的法律红线,暴露了医美行业在药品采购、使用环节存在的突出风险。
案件的审理并未局限于就案办案。承办法官意识到,该案折射出的问题在医美行业具有一定普遍性,且行业内部对相关法律法规的模糊认识、对非法经营模式的法律后果缺乏敬畏,是滋生违法行为的土壤。更值得注意的是,部分非法医美活动常与非法集资、套路贷等金融犯罪交织,严重损害消费者权益。因此,法检两院决定将此次庭审延伸为一堂生动的法治公开课。
“各位从业者,追求美丽的事业本身是美好的,但必须以合法合规为前提。药品安全是生命线,任何侥幸心理都可能酿成无法挽回的后果,不仅面临严厉的刑事处罚,也将彻底葬送职业生涯。”承办法官结合案例,向旁听人员简要阐述了妨害药品管理罪的构成要件及法律责任,语气严肃而恳切。
检察官则接着话题,将警示延伸至更广阔的领域:“一些机构以预付费、消费贷等形式捆绑销售医美项目,一旦资金链断裂,极易演变为非法集资。大家手中的宣传册,详细揭示了这类行为的特征与危害,希望大家不仅自身要远离,更要成为消费者权益的‘守护者’,共同净化市场环境。”
发放宣传册、讲解典型案例,这一“庭前加餐”环节,巧妙地将药品安全与非法集资两个潜在关联的风险领域相结合,迅速抓住了所有旁听者的注意力,现场气氛庄重而专注。随后进行的庭审过程,围绕涉案药品的来源、性质、销售流程及危害性进行了严密举证和激烈辩论,为旁听者提供了一次“零距离”感受法律威严、理解法律适用的深度体验。清晰的事实认定、充分的法理阐释,让抽象的法律条文变得具体而震撼。
“我已经充分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以前可能更关注营销和技术,对药品源头合法性、资金运作合规性的重视远远不够。今天真是敲了一记重重的警钟,希望我的同行们能够以我为戒,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最后陈述阶段,被告人在法庭上声泪俱下,让人无不为之唏嘘。
主审法官表示:“司法裁判不应止于个案纠纷的解决,更应积极延伸审判职能,参与社会综合治理。针对医美等行业快速发展伴生的新型法律问题,我们通过‘庭审+普法’的模式,就是要将法庭变成法治教育的课堂,把典型案例变成全民共享的法治公开课,促使从业者敬畏法律、遵守规则,引导行业健康有序发展,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犯罪,切实守护好人民群众的健康与安全。”
这起“小案件”的审理,因其精准的受众定位、深刻的警示教育意义和主动的社会治理担当,超越了案件本身,成为泾源县乃至更广范围内推动医美行业合规经营、净化市场生态的一次有力实践,通过“身边事”教育“身边人”,让法律从纸面走入现实,极大地展现了泾源法院在护航民生、服务高质量发展中的积极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