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是:首页 -> 宁夏法院网 -> 新闻中心 -> 法院要闻
两横两纵 立体赋能 假释案件审裁效能提升的吴忠模式
2025-04-25
2025-04-25 18:19:00

  本网讯(杨 成)四月的宁夏吴忠,阳光透过吴忠监狱狱内法庭的玻璃窗,在国徽上折射出庄严的光晕。法庭内,一场庭审接近尾声,“砰!”随着法槌落下,吴忠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张耀方宣布:“对罪犯马某某予以假释。”

  从4月10日立案到16日宣判,这场仅耗时6天的高效审判,不仅刷新了吴忠地区假释案件审理时间的记录,以创新机制为司法温度注入了全新注脚,更像一枚石子投入深潭,激起司法改革的层层涟漪。

 

  “马某某假释案之所以能高效审结,一方面得益于吴忠中院大力推进院庭长办案常态化,以头雁效应激活群雁效应,带动案件质效提升;另一方面,也是吴忠中院坚持和完善‘两横+两纵’工作机制,推进假释案件实质化审理的必然成果。”吴忠中院审监庭庭长王文喜介绍说。

  近年来,吴忠中院为推动假释案件的实质化审理,探索实行“两横+两纵”工作机制,即横向建立社区矫正机构列席庭审和法院、检察院、监狱联席会议工作制度,纵向建立假释庭前证据核查和假释后定期回访制度。通过内外联动、精准发力,构建假释工作新格局。

  证据核查:把好假释第一关

  时针拨回立案当日。执行机关提交的假释申请中,马某某的病历单令人揪心:膀胱肿瘤手术、右侧输尿管再植手术,还患有高血压、肾结石等多种疾病,监狱医生注明“需持续药物治疗与生活监护”。

  “必须在遵循法律规定的前提下,加快审理进程!”张耀方敲定方案。

  4月11日,大风,吴忠中院审监庭证据核查小组顶着风沙抵达马某某老家。

  马某某73岁的父亲早早等在门口,谈及儿子犯罪入狱的经过,他连连摇头说道:“我们俩一直以为马某某只是本本分分的开店,直到警察找上门,才知道他还从中抽头获利(开设赌场抽成),进去改造也好,希望把他的毛病改改!”

  “我爹本身就有残疾,又疾病缠身,在监狱里给国家添了不少负担。我和媳妇在城里开了这家熟食店,要是能给他假释机会,我一定能照顾好他的生活,切实承担起监管责任。”马天(化名)是马某某的儿子,也是假释保证人之一,核查组到访时,他正在分装刚切好的熟食。

  随后,核查人员叩开邻居家门:“老马以前爱喝酒闹事吗?他假释后对你们生活有没有影响?”邻居们的回答,证实马某某假释不会影响村民正常生活。村干部也补充道:“他经常给老父亲送药,他媳妇也常帮老两口打扫屋子。”这些琐碎细节,最终化作合议庭评议时的关键拼图。

  为积极稳妥推进假释制度的适用,吴忠中院针对假释案件审理制定假释庭前证据核查制度,深入罪犯常住地司法所、村(社区)及所在家庭进行复核,了解罪犯是否存在不良嗜好,周围邻居评价是否负面,收入来源是否稳定等关键情况,切实筑牢假释适用的第一道防线。

  定期回访:延续假释关怀

  “假释回去后,一定要遵守社区矫正相关规定,我们会联合相关部门不定期对你进行回访,如果发现存在违规行为,可能面临撤销假释的风险。”休庭期间,张耀方语重心长地对罪犯马某某叮嘱道。

  “监狱的管教干警已经跟我说了定期回访的事,您放心,我回去以后就专心带孙子,绝不干违法乱纪的事情。”马某某态度诚恳,当场表态。

  为科学评估假释工作质量,巩固改造成果,确保假释罪犯始终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行,吴忠中院建立假释后定期回访制度,让司法关怀在假释后持续。

  “目前,假释后回访已形成常态化机制。2024年8月至今,已完成17人次回访工作,对1人存在的不良生活习惯进行了督促谈话,有效降低了假释人员的再犯罪危险。”吴忠中院审监庭法官何芹整理最近的回访记录时介绍。

  审监庭建立的“假释回访档案”里,已经按照假释时间、犯罪性质和地域等因素排好了未来三个月内的回访计划。“假释回访就像放风筝,既要给予一定自由,又得时刻拽紧防止偏离正轨。”何芹形象地比喻。

  协作配合:构建矫正闭环

  “马某某,请你再详细说说在监狱里的患病就医情况。”列席庭审的灵武市社区矫正管理机构工作人员一边听马某某陈述,一边仔细核对病例材料。

  “以前,我们要等假释决定出来才介入工作。去年开始,吴忠中院就邀请我们列席假释案件庭审,感觉责任更重了,但实际效果非常好。”庭审结束后,社区矫正机构工作人员感慨地说。

  “审判长,经过现场二次评估,我们认为马某某符合假释条件,请依法裁定。”在综合案件庭审情况后,社区矫正机构工作人员向法庭发表意见。

  为了解决社区矫正机构无法结合罪犯监狱表现进行综合评估的问题,吴忠中院建立社区矫正机构列席庭审制度,让假释人员监管者提前参与庭审,全面了解罪犯情况,准确把握再犯危险性。

  联动共建:凝聚假释合力

  “马某某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七个月,现已执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符合假释条件…….”4月8日,在针对马某某假释案召开的法院、检察院、监狱联席会议上,执行机关吴忠监狱率先汇报。

  通过定期交流机制,三方共同会商假释案件办理实践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提升办理效率。2024年8月至今,这样的联席会议已经成功召开了5次。

  “通过假释联席会议,我们三方能及时沟通,避免了信息不畅带来的问题,极大提高了案件办理的效率。”吴忠市检察院四部检察官丁建保说。

  “经会商,我们初步认为马某某符合假释条件,建议正常提请假释。”王文喜在联席会议上总结道,“监狱担心假释后监管脱节,检察院关注程序合法性,法院则要平衡社会安全与人权保障。只有充分发挥各自的专业优势,形成合力,才能让假释制度落到实处。”

  数据彰显着机制成效。“两横+两纵”工作机制全面推行后,吴忠中院假释案件平均审理周期从18.5天缩短至10.2天,社区矫正机构提前介入率达100%,假释后再犯罪率降为0,预计2025年假释案件数量同比增长30%以上。这一成果还被写入了2024年度宁夏回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人代会报告。

  张耀方强调:“假释不是法外开恩,而是严格依法的激励机制。我们既要维护法律的严肃性,又要通过精细化管理帮助罪犯融入社会,实现司法效果与社会效果的双赢。”

回到首页】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
【作者】:
【稿件来源】:宁夏法院网
【作者】:
【来源】:宁夏法院网
宁夏回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版权所有
地址:银川市金凤区大连中路309号 邮编:750004 诉讼服务热线:12368
技术支持:宁夏新传媒有限公司(宁夏新闻网)宁ICP备08100089号-1 宁公网安备640104020001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