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鲁
陈建国书记去年在十次党代会上指出:“要坚持‘对那些长期在条件艰苦、工作困难的地方工作的干部要格外关注,对那些不图虚名、脚踏实地的干部要多加留意,对那些埋头苦干、注重为长远发展打基础的干部不能亏待’的用人导向”;马三刚院长今年年初在全区法院院长会议上强调:要“对那些碌碌无为、自甘平庸、作风漂浮、追名逐利、投机钻营、混官混事的‘太平官’、庸官;那些做官不讲操守,做人不守底线,做事不守原则,违法违纪办案的‘问题官’、‘危险官’,上级法院将充分行使协管职能,建议党委及时调整撤换,决不让老实人吃亏,不让投机者得利,不让平庸者享‘太平’,形成人尽其才、名至实归,干事者有为、有为者有位,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这样的用人导向,听后令人精神振奋,倍受鼓舞和欣慰。在社会风气不正的历史时期,买官卖官者大有人在,溜须拍马、浮夸之风盛行,多少腐败份子都靠金钱开路与哄得官儿们心花怒放,欺上瞒下、阳奉阴违、弄虚作假、升官加爵;与此同时,又有多少埋头苦干的人被亏待得像路旁的电线杆被冷落在路边弃之不顾,甚至被活活亏死……——在这样这样严峻的形势下,正确的用人导向无疑像一缕缕春风,给那些实干家以生的希望!
用人的导向很重要,导向一错一切完完。《战国策.楚策.汗明见春申君》中,汗名对春申君讲了一段伯乐识马的故事:“夫骥之齿至矣,服盐车而上太行。蹄申膝折、尾湛腹溃,漉汁洒地,白汗交流,中坂迁延,负辕不能上。伯乐遭之,下车攀而哭之,解伫衣以幂之。骥于是俯而喷,仰而鸣,声达于天,若出金石声者,何也?彼见伯乐之知己也。”千里马之所以俯而喷,仰而鸣,声达于天,是因为伯乐爱才如命,体谅千里马遭此苦厄,俗话说“士为知己者死”,千里马又何以不痛哭流涕,声达于天呢?明珠常被暗投,卞和忠心耿耿,将和氏璧献给楚厉王、武王,没想到这伙昏晕的家伙竟以卞和献得是石头犯了欺君大罪为由先后被砍断了两条腿,怎不使卞和痛哭于荆山之下,“三天三夜,泣尽以血”呢?在昏君的统治下,精忠报国的岳飞不得好死,胡作非为的秦桧却飞黄腾达,你说这些“领导”亏人不亏人?亏得石头都泣血,别说马和人呢!国家能长久吗?事业能兴旺吗?人民能幸福吗?所以用人导向对于国计民生成败得失起着决定性作用,俗话说“成事在天,谋事在人”,谋恶事在人,谋善事也在人。要想实现国富民强的理想,首先得有正确的用人导向。
然后是察人识人。古往今来,多少帝王将相因为用人失察招致国破身亡的惨祸而遗恨青史,我国古代思想家陆九渊有句至理名言:“事之至难莫如知人;事之至大,亦莫如知人”,可见察人识人之重与难,好人、能人往往遭受嫉恨与压制,而大奸巨滑常常分外走红。《东周列国志》八十六回说,齐相邹忌考察人才时,大家一致交口称赞为非做奸的阿大夫,却贬低忠正实干的即墨大夫,邹忌把这一情况报告齐威王,齐威王要是头脑发昏,偏听偏信于吮痈舔痔之徒的甜言蜜语而不深察其实,实行形式主义的所谓“民主”,只根据粉饰的表面现象判断是非好恶,恐怕早已是恶人微笑着青云直上,好人愁眉苦脸死无葬身之地了。但是,事在人为,出人意料,齐威王并不像一般人想象的那样,只满足于道听途说,为了查清实际情况,他深入实际认真调查了解了二位的具体工作情况,结果完全相反,于是,他对即墨坦陈直言:“你到即墨任职天天有人告你的黑状,说你坏话,但实际上田野开辟、人民富饶、安居乐业,你专心治邑,不肯媚我,所以遭受蒙蔽谗毁,你才是真正的贤臣”,于是加封其万家邑。而对阿大夫却毫不客气地斥责到:“你到阿城,天天有人夸你,说你好话,结果阿城田野荒芜,人民冻馁,赵兵入侵你避而不救,却成天不惜重金贿赂我的左右,以求美誉,你真是一个恶贯满盈的无耻之徒”,然后架起大锅将这伙阿谀奉承、行凶作恶的家伙全部烹了。上有所好下必从之,齐威王唯贤是举,不仅用人导向正确,而且能够力排众人虚假的舆论,善于明察落实,把埋头苦干的人提拔重用,使贪污贿赂阳奉阴违之徒死无葬身之地,自此齐国能不大治?
毛泽东同志说:“政治路线确定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但事情往往知易行难,说易做难。我想,只要把党的人才政策恰如其分地真正落到实处,我们的各项事业就一定能够取得辉煌的成就!(作者单位:宁夏高级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