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马真)“现在开庭!”11月8日下午,随着一声清脆的法槌敲响,银川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殷某受贿案,拉开了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首期庭审实战化培训的帷幕。来自全区三级法院负责审理职务犯罪案件的院庭长、法官共20余人共同近距离直观感受大要案审理。
庭审观摩结束后,参训人员围绕重大职务犯罪案件庭审驾驭及实务疑难问题研讨主题,采取一问众答的方式,析法理、谈经验、找答案。
“观摩庭审可以让法官不断检视自我,发现不足、弥补不足,今天的庭审我认为总体是好的,但有几个问题值得探讨……”原州区人民法院副院长刘志聪畅谈观摩庭审后的感受。
“对于大家指出的问题,我们虚心接受,这对于提高刑事庭审规范化水平,提高法官业务能力很有帮助。”银川中院副院长王娟回应到。
“就这个问题而言,我认为刑事诉讼法并没有作出禁止性规定,可以结合实际情况来处理。具体来讲……”高院刑二庭负责人张明现场答疑。
研讨交流会现场气氛十分活跃,学员们就有关问题各抒己见,在讨论辨析中统一思想,形成共识。
“今天的培训太及时了,正好有几个问题困扰了我很长时间,现在基本解决了……”固原中院刑二庭庭长马亚妮笑着说到。
参训学员一致认为,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法官学院组织三级法院业务骨干采取庭审观摩+交流研讨+总结提升的方式同堂培训,机会十分难得,分享了工作经验、消除了认识分歧、统一了法律适用,收获满满。
法官学院负责人表示,开展庭审实战化培训是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政法委《关于常态化加强新时代政法干警素质能力训练的实施意见》,深入推进“六项能力水平提升工程”,加强条线指导,着力提升法官司法业务能力的重要举措,也是丰富培训载体,通过庭审实战化培训,破解审判实践难题,助力提升案件质效的有益尝试。
据悉,为了全面提升法院干警素质能力,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部署在全区法院系统全面实施政治素养、司法业务、法治保障、群众服务、改革创新、科技应用“六项能力水平提升工程”。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精准制定《全区法院干部教育培训计划》,分类制定“六项能力水平提升工程”实施方案,全区各级人民法院多措并举、积极探索、守正创新,推进干警素质能力全面提升。高级人民法院、部分中基层法院先后与西北政法大学、宁夏大学等高校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加强院校协作,不断提升干警业务理论水平。高院党组选派13名优秀年轻法官(法官助理)到全区人案矛盾最突出的银川市金凤区人民法院挂职锻炼,在审判执行任务最重的地方锤炼筋骨、增长才干。各级法院纷纷开展政治轮训、业务培训、案件评查、庭审观摩、实战演练等活动,积极参加最高人民法院举办的“人民法院大讲堂”、各类业务培训,打造“贺兰雪”“六盘峰”“兴青年”等读书学习品牌,多措并举、统筹结合,全力提升干警素质能力,为宁夏法院审判执行工作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